在全球为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而积极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直接还原铁(DRI)这一新兴技术慢慢的变成为钢铁行业的一颗“明珠”。作为减少碳排放、实现绿色生产的重要手段,直接还原铁不仅为钢铁产业升级提供了可能性,也为各国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创造了新的契机。
首先,直接还原铁的基本概念与其技术优势需要我们来关注。直接还原铁是一种利用天然气、氢气及煤基还原剂等,直接将铁矿石转化为金属铁的生产的基本工艺。与传统的高炉—转炉流程相比,直接还原铁的碳排放大幅度减少,灵活性更高,对原料的适应性也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采用氢气作为还原剂时,能轻松实现几乎零碳排放。近年来,直接还原铁的生产技术与工艺不断演进,已在多个国家实现落地,助力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直接还原铁产量达到13650万吨,同比增长9.5%。其中,印度的产量跃居全球之首,达493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36%。这些数字不仅反映了技术的普及,更说明了各国在推动低碳经济进程中的积极探索与实践。
几乎可以说,印度和伊朗是全球直接还原铁生产技术发展的领跑者。伊朗在2023年采用Midrex工艺生产了3014万吨直接还原铁,这一产量占到了其总产量的90%。可见,在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区域,气基直接还原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优势。虽然煤基工艺目前在某些国家仍占有一席之地,但其高能耗、高排放的特性使得面临巨大的转型压力。
进入技术细分层面,直接还原铁的生产技术大致上可以分为气基和煤基两种方式,其中气基工艺无疑占据了市场的主导地位。米德莱克斯(Midrex)法和希尔(Hyl)法是当前应用最广泛的技术,两者合计占全球直接还原铁产量的75%以上。气基工艺的高适应性使其在中东、伊朗和俄罗斯等资源丰富的国家中获得成功,而煤基工艺则较为依赖高品位铁矿资源,未来的持续发展道路充满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大型钢铁企业正在积极布局直接还原铁项目。例如,美国的奥钢联已在得克萨斯州建立了采用Midrex技术的直接还原铁厂,计划未来改为氢还原;中国的宝武宝钢在2023年底投产的氢基竖炉,标志着氢气在直接还原铁生产中的应用进入了新阶段。
除了企业的努力,各国政府也在政策层面强力推动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以欧盟为例,安赛乐米塔尔计划到2030年降低35%的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其在西班牙和比利时的多个绿色氢基项目正是这一策略的直观体现。在日本、韩国等国家,低碳钢铁生产的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进一步证明了这一产业高质量发展趋势的广泛共识。
展望未来,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直接还原铁的总产量预计将达到4.11亿吨,相较2023年增长幅度惊人。这一增长将有力推动钢铁行业的低碳转型,促进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总结而言,直接还原铁技术的发展不仅是钢铁生产的基本工艺的一次重大革新,更是在全球“双碳”经济目标下,各国携手共进、一同面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一种体现。作为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直接还原铁有望在未来的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成为全世界低碳转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各国需继续深化合作,推动技术创新,以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